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扭轉不了整個時代的風氣,曹操也知道自己這些年來的行為觸動了太多徵信利益集團,如果再在政界里待下去,在當時混亂的社會環境下,恐怕總有一天會為自己招來禍患。于是他干脆告病回家,在家鄉建設田園,修葺房舍,春夏讀書,秋冬游獵,倒也過得清閑自在。

    三國時代的許多風云人物都有隱居的經歷,但隱居絕不是他們的目的和歸宿,只是一種休養生息、更有效地洞察世事的手段。一旦機會來臨徵信,他們就會從隱居的山徵信野茅舍間走出來,走進更廣闊的人生舞臺。《三國演義》里隱居在南陽臥龍崗草廬中的諸葛亮是這樣,此時的曹操也是這樣。

    中平五年,由于有鎮壓黃巾起義時的軍功作基礎,三十三歲的曹操被漢靈帝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。第二年董卓之亂爆發,天下大亂,屬于曹操的時代從此來臨。剛開始時,董卓看重曹操的名聲和能力,還想要和他合作,但曹操已經看徵信出憑董卓的人品和能力絕沒有發展前途,于是改名換姓,逃回家鄉。在回家的路上,曹操因為誤會徵信而殺死了呂伯奢一家人,這段故事經過《三國演義》的渲染已經廣為流傳。正是在這時,曹操說出了著名的“寧教我負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負我”的話,言語中流露出的冷靜與狠辣使他身邊的人感到毛骨悚然。在即將開始人生大業的前夕發生了這樣一段插曲,似乎已經預示了曹操一生的功業都要在一種獨特的方式下完成。

    英雄時代的開端

    回到家鄉后,曹操變賣家產,徵信招兵買馬,很快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隊伍,當地許多徵信有志向的年輕人都跑來投奔他,還有不少曹操的親屬,像后來成為魏國著名將領的夏侯惇、夏侯淵、曹洪、曹仁等都在其中。

    第二年,因為不滿董卓的悖逆無道,關東眾多州郡牧守一起起兵討伐董卓,其中有后將軍袁術、冀州牧韓馥、豫州刺史孔伷、兗州刺史劉岱、河內太守王匡、渤海太守袁紹、陳留太守張邈、東郡太徵信守橋瑁、山陽太守袁遺、濟北相鮑信等人。大家各自帶著自己的軍隊前來,共同推舉家世顯赫、號稱“四世三公徵信”的袁紹為盟主,這就是著名的“十八路諸侯討董卓”。曹操也率部參加了義軍。

    董卓聽說眾人起兵的消息,就把漢獻帝帶到長安,一把火燒掉了洛陽的宮殿。當時董卓的軍事勢力很強大,而各路諸侯又各懷打算,大家駐在河南延津北邊的酸棗一帶,躊躇猶豫,不敢前進。曹操看到他們這樣縮手縮腳,感到非常無奈。在他看來,如今董卓劫掠天子、暴行無道,正是天人同憤、海內共怒的時徵信候,各路諸侯竟然不抓住這樣的好機會一舉消滅董卓,真是不可理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