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來這個“亂世奸雄”的定義一直陪伴了曹操將近兩千年,直到今天,一提到“奸雄”兩個徵信字,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曹操。

    從后來曹操的事跡來看,他確實非常聰明機警,做事不拘一格,行為舉止也常常不符合傳統的思想規范。歷史上留下了許多關于少年曹操事跡的傳奇,比如《世說新語》里有一個故事說到年輕的曹操和袁紹都很喜歡胡鬧,有一次看到別人家在娶親,就想出了搶新娘的惡作劇。結果半路上被人發現徵信,許多人追趕過來,曹徵信操和袁紹慌忙逃竄,結果袁紹一不留神掉進了大坑里,無論如何也爬不出來。于是曹操站在坑邊大喊:“搶新娘的毛賊在這里!”袁紹一著急,自己奮力從坑里跳出來,兩人這才脫險。從這里能充分看出曹操的機智要勝出袁紹一籌,假如這個故事屬實,官渡之戰的結果大概從那時起就已經注定了。

    當時并不是只有許子將一個人看出了曹操的潛力,素來很有知人之明的太徵信尉橋玄看到曹操后也很驚奇,對他說:“如今正是亂世,非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能平定天下。莫非這徵信個人就是你嗎?”曹操本來就很有決心和能力,又有了這些人的鼓勵,從此就更加相信自己是個能夠做大事、成大業的人,人生志向也更加遠大而堅定了。

    初露鋒芒的年輕官員

    雖然有了時人的高度評價,但曹操還需要以實際行動來證實他的能力。東漢靈帝熹平三年,也就是公元174年,二十歲的曹操剛一登上政界,就以出色的表現讓所有人刮目相看。當時曹操被舉徵信為孝廉,隨后出任洛陽北部尉一職,洛陽是東漢的首徵信都,城里皇親國戚匯聚,幾乎人人都有后臺勢力,一般的官員都難免束手束腳,不知所措。但初出茅廬的曹操卻毫無忌憚,一上任就讓人做了十幾根五色大棒懸掛在衙門兩側,聲明如果有人敢觸犯法律禁令,立即棒殺勿論。當時有個皇帝很寵幸的宦官名叫蹇碩,他的叔父違禁夜行,撞在曹操手里,曹操立即下令處死,這一下震動了京城徵信,從此首都風氣肅然一變,再沒有人敢違禁行事。

    到了漢靈帝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,黃巾徵信起義爆發,曹操以騎都尉之職參與鎮壓,結果大獲全勝,受命擔任濟南相。濟南國本是個法紀混亂的地方,管轄的十幾個縣風氣極壞,貪污徇私一類的事情屢見不鮮,卻從來沒有人過問。曹操上任之后,又拿出當年在洛陽時的作風和手段,一下奏免了八名縣級主管,結果又在當地掀起了一場風暴,貪官污吏們聞風喪膽,紛紛逃到其他郡縣,當地風氣立即大為好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